查看原文
其他

今天,我们还可以为孩子补上这一浪漫的阅读课程

2017-03-27 吴诗清 星教师


认识吴诗清

吴诗清,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小学教师,致力于四大民间传说的阅读课程开发,让学生通过对传说人物的讨论、情节描写、编演话剧等,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更深入地了解。


文|吴诗清

编辑|张丹丹

图片|花瓣网


很多人的记忆中都有这样的一个场景:某个夜晚,或是灯前或是月下,小孩子们围坐在大人身旁,聚精会神地听着大人讲那发生在遥远的事情:孟姜女哭倒了长城;白娘子被镇压在雷峰塔下;梁山伯与祝英台化成了美丽的蝴蝶;牛郎织女七夕踏上鹊桥,相会在银河上……这些动人、神奇的传说深深地吸引着孩子们。

民间传说是一个迷人的星空,其间有许多熠熠生辉的星星。如何带领学生探寻星星的奥妙,感受星空的美妙呢?民间传说阅读课程为高年级学生搭建了通向星空的天梯。


3种对比策略,有效利用文本内容


民间传说阅读教学相对于一般的教材学习而言,有其特殊性。其文本内容的丰富性、变化性决定了民间传说的学习不能采用单一的文本。如何更有效地用这些文本呢?如何让小学高年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好地领会到这些文本的不同价值、不同内涵呢?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进行比较,让学生在比较中发现,在比较中体会,在比较中习得。

1.同一个传说不同历史时期的文本对比

同一个传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人们的价值观念、社会性质等方面的不同,其演绎方向和解读都会产生差异。反映在传说文本中,就是内容差异较大的各种传说文本。通过对比,了解这些差异,学生便能更好地了解传说的演变过程,体会不同文本的不同价值取向。

就白蛇传说的文本演变来看,总体而言具有三种价值取向。我们从大量的文本中选择了最具代表性的三个,供学生阅读:

(1)视蛇为妖:宋代话本 《西湖三塔记》。

(2)宣扬儒释道的要义:明代冯梦龙所编《警世通言》中《白娘子永镇雷峰塔》 的故事概要。

(3)体现自由精神:清人流传的白蛇故事。

显然,让学生阅读、对比这三个文本,他们就能很好地体会故事中的道德取向,并从文本的措词、结构中分析出这类文体的基本特征。

2.不同文化背景下同一主题相关文本的对比

不同的文化背景,会使具有相同主题的故事被赋予不同的内涵。比较不同文化背景下同一个主题的相关文本,有助于学生走近人物的内心,了解人物内在的文化心理。

众所周知,梁祝故事的主题是关于爱情的,是东方的爱情故事。而在西方,也有一个广为人知的爱情故事《罗密欧与朱丽叶》,同样是为了追求爱情、追求自由的婚姻,男女主人公殉情而死。那么,在不同历史文化背景下,东西方两个爱情故事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呢?

通过两个文本的对比,其中的同异不辩自明。更重要的是,这样的比较可以引起学生对人物行为背后的心理、价值观等因素进行深入思考与探求。

3.不同内容同一类型的文本之间的对比

不同的民间传说有不同的内容,但是有些传说是属于同一类型的,它们有共同的母题及相似的情节。学生通过比较不同内容同一类型文本之间的异同,可以发现这一类型文本的共同点,从而更全面地了解传说的成因。

《牛郎织女》这个传说是天鹅处女型故事中的一个。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这一类型的相关故事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在对比中发现异同,从而归纳出天鹅处女型故事的共同母题。学生的发现能力、概括能力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的。

在对比的过程中,学生往往会提出一些质疑。但光有问题呈现,还不足以形成对文本的深度理解。学生的问题,需要归纳整理,交由全体师生讨论甚至争论,并从中引发对这一民间传说中的价值理念的深度探讨。

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看法和见解,都是值得肯定与尊重的。这样的讨论不在于追寻一个正确、唯一的答案,而在于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想发生了碰撞,思维得到了开阔。


6张学习单,让传说不再遥远


民间传说阅读课程旨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以及主动学习、探究性学习的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在具体的课程实施过程中,每一个民间传说的每一次讨论都有一个比较明确的主题,这个主题主要是根据每个传说独特的课程价值来设定的。

为了使每一次主题活动的学习目标能更好地实现,教师有必要对课堂活动进行预设,对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收集、整理、呈现。这个过程就是通过前置性学习单来实现的。民间传说阅读课程中的前置性学习单的类型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前置性学习单,其形式、内容与达成目标的途径都有所不同。

1.提问型

美国学者布鲁巴克提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提问题。”学生在初步阅读相关文本之后,必然会有自己感到疑惑的地方。每个传说的“学习单一”都为学生提出问题提供了机会。

“学习单一”的填写,一方面是帮助学生初步梳理自己在初读传说的核心素材后的收获,让学生对传说的内容有一个大致的印象;另一方面是为之后的专题学习提供素材。专题学习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就是紧紧围绕着学生在学习单一中提出的问题和最感兴趣的内容进行的。

2.思考型

学生在阅读各种文本中,在梳理相关材料中,在与他人讨论中,会发现更多的问题。这些问题有的是在课堂上马上加以解决的,有的是留给学生思考的。学生在课前通过小组讨论、搜集资料、听取意见等方式完成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的初步探索。

在四大民间传说的综合学习中,学生在对四个传说的相关内容进行了梳理之后,发现了传说之间的一些相同点,也提出了自己的问题:为什么民间传说中女性形象比男性形象光辉?为什么民间传说的结局相对而言都是比较美好的?这些问题光靠学生的个人理解是不能得到有效解决的,需要他们做一些了解,再在课堂上讨论。学习单的设计既让学生明确了学习任务,又给学生提供问题解决的途径。

3.比较型

对比性策略是在民间传说课程中被广泛应用的一种教学策略,包括文本的对比和观点的对比。前者多用于讨论之前,后者多用于课堂内的讨论中。

同为被广泛流传的爱情故事,梁祝的故事与罗密欧、朱丽叶的故事之间有一些相同点,更存在着差异性。在讨论东西方爱情故事的异同点前,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完成表格的填写,既是对内容的梳理,又是在梳理中对故事间的异同点形成初步的认知,为课堂内的专题讨论奠定了基础。

4.信息型

要想深入学习民间传说,需要大量的材料,包括同一传说不同时期的相关文本、和传说的内容相关的其他文本。这些文本材料大部分是由教师提供的,其中也有一部分由学生搜集而得。因此,学生不但要掌握大量的资料,而且要对其进行筛选。这个过程培养了他们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在专题学习前,学生通过搜集相关资料,对与七夕有关的诗词和习俗有了一定的了解,为课堂集中学习做足准备,提高了课堂的效率与参与度。

5.创作型

每一个传说都有不同的流传文本,是因为每一个传播传说的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对传说的内容进行再创作。学习民间传说的过程,既是一个走近民间、了解民间的过程,又是一个传承的过程。每一个学习者都可以对传说进行再加工。故事编写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参与的机会。

在牛郎织女传说的七夕专题学习中,高年级学生对于七夕鹊桥会往往有自己的看法。同时,他们能发现很多传说文本对于七夕相会的情形并没有很具体的表现。教师应及时捕捉到这一生发点:他们的思维能力可能会为故事创编开辟一个想象的空的思维能力可能会为故事创编开辟一个想象的空间。

每一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对于鹊桥会这个结局的看法,结合自己的想象,以“牛郎织女鹊桥会”为题进行创作。学生交流自己编写的故事,既是一种观点的具体化呈现,又促进了他们对传说的理解,更是一种有效的作文训练。学生乐于书写之余,也为后期的活动展示积累了素材。

6.项目型

项目型的活动展示是一个综合的学习过程,其中既有对素材的搜集和整理,又有对关键问题的思考与讨论;既有个人的文本阅读,又有小组合作的任务执行;既有知识的习得与吸收,又有在想象基础上的创造。这种类型的前置性学习单虽然使用不多,但对学生各项能力的训练十分有益。

有了之前的讨论与交流,学生对于传说的内容已经有了充分的了解,也找到了自己的兴趣点。他们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自主完成活动主题的确定、活动的分工,并进行排练。教师只需在准备过程中进行适当指导,就可以“坐享其成”了。

“对比性策略”和“前置性学习单”这两种学习策略的有效性,不仅适用于四大民间传说内容的学习,还可以运用于其他民间传说内容的学习。对于高年级学生而言,只要适当地予以指导,他们是可以有效地运用这两种策略进行学习的。我想,民间传说,我们可以这样教。

本文主要整理自《福建教育》《民间传说,我们可以这样教》《小学教学设计》《遇到“民间”开启美好》如有侵权,请作者联系处理

“星教师”微信商务合作|023-67450968


星教师·语文

朱煜 史春妍 | 盛新凤 | 王文丽

许嫣娜 | 赵红 李祖文

蒋军晶 王雷英 | 刘敏威


·END·

/ 蒲公英大学2017年课程 /

点击下图,直接连线 ▼

↓↓↓ 点击"阅读原文" 一键下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